新年过后
各省的省考公告正在陆续发布
赶紧甩掉节后综合症
一起进入疯狂备战期吧
今天是一个“读材料”的基础题
帮助小伙伴打开备考状态
及时查漏补缺
毕竟 花v们都知道
上岸 我们是认真的!
——>快来认领你的作业
一、根据给定资料,分析民警小童采用特别的微信头像的原因(20分)。
要求:(1)紧扣资料,全面准确;(2)分析透彻,条理清晰;(3)不超过300字。
给定资料
民警小童的微信头像,很是特别,除了一张工作照,还有姓名、联系电话、地址,以及以下文字:“如果你需要办理户口、居住证,或调解家庭、邻里纠纷,请添加此微信号进行咨询和预约办理。”
小童是云沟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,他的日常工作内容都浓缩到这张小小的头像里了。“再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,可就跟不上时代啦。现在大人小孩都会玩微信,辖区里越来越多的大爷大妈玩的比我还好!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必须有所改变。”小童手机里存着近5千个居民的手机号码,微信好友中有近3千名居民,几乎覆盖了整个辖区。
前不久,一位已经办理过居住证的居民,在微信上紧急呼叫小童。原来,他去车管所办理轿车年审业务,但由于忘了居住证年审而无法正常完成业务办理,按照过去的做法,要来回奔波50多公里。小童让他立即将居住证的正面通过微信拍照传回处理,只花了一分钟就解决了问题。还有一次,一位现住外地的本社区居民,需要开具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,但是不知具体该怎么办,最终,在小童的微信指点下,这位居民顺利办理了事项。
社区工作面广,事杂。一方面,群众临时有事或者出门在外,往往不知道如何联系上民警;另一方面,由于流动性大,民警在进行人口、房屋、场所、行业等信息登记时,也常联系不到人。怎样才能加强和居民的联系呢?“与群众一对一联系是最好的,虽然花的时间多,但是更到位。”小童利用上门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的机会,与居民见面时互加微信、留手机号,又“打入”小区所有微信群,凭借特点突出、颇具诚意的微信头像,一个个加好友。慢慢地,群众有事就直接通过微信联系他,小小的微信头像也成了一张为群众信任的名片。
通过微信,小童还建立了一些跟主体工作有关的微信群,翻开他的微信群,有社区治安群,社区意见箱群,还有“党声群”。小童说:“在‘党声群’中,我还可以将最新的党的方针政策,以最快的方式传给社区群众”。小童还聚拢了治安群内的热心居民,组建起“红袖标”队伍,现在这支队伍已经从最初的46人发展到了270人。当谈到花费大量的时间看微信群,会不会增加工作量时,他认为,“从表面上看花费时间是多了,实际上工作起来反而更加快捷。”他反问道:“有些问题,是发生了再去处理,还是将问题直接杜绝在萌芽状态?”
“创新,为了更贴心;贴心,才能够创新。”说到自己的工作秘笈,小童笑言都在微信头像里。基层警务人少事多,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,而创新的动力恰恰来自于解决群众生活中痛点、堵点的责任感。将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群众服务的落脚点,才能不断推陈出新,找到更准确、高效的服务路径,也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满意回应。“我们都是小童的粉丝,社区好了大家都好!”居民张大姐说。
微信扫码添加 咨询课程顾问
添加图片
共9张,还可添加9张
具体体现在:
1、材料第二段和最后一段是说创新工作方式能更好服务群众。这属于“总”。中间那三段具体事例(便于业务咨询和办理、便于加强警民联系、便于工作开展)是对“创新能更好服务群众”的具体说明,属于“分”。这5段不是并列要点的关系。
2、题目问的是“采用特别微信头像的原因”,不是问“采用微信办公的原因”。要有一个转化,即特别头像能方便群众及时加好友,通过微信来咨询和办理业务。
故,你不能把每段大意概括出来,不管他们之间的关系,不管自己理解不理解,不管逻辑通不通,直接1234就是答案。
最重要的是你的逻辑框架对不对,至于那些诸如要不要分段表述,具体描述里面多了一个芝麻点还是少了一个芝麻点之类的细节,影响不大。
迟到的作业,补上!明天看回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