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份的“行测答疑讨论专帖”获得了266人赞同,2951个回复,11007次浏览,大家互相学习,互相解答的氛围特别好。但是因为回复量太大了,导致部分帖子我不是很好查看、解答,所以,又重新开一个新的行测答疑帖。
而设置“行测答疑讨论专帖”的目的,主要还是为了保证题有所答,又兼顾社区整体内容规划,每位小伙伴在学习过程中,看到不懂的题目,都可以以回复的形式发在这里,然后会有我和小伙伴给予解答。开设本帖不是想要问题更多,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相互解答比较典型或有难度的问题,从而将知识掌握更牢固。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:
一、建议先认真学完我的课程,做好相应梳理总结,还有不懂的问题再提问风暴羚羊老师。
如此,一者,避免有些题目在后面的课程会当作重点讲到,二者,也避免别人谈到的课程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,你看不懂,三者,当有足够内容知识支撑时,你才能更好地参与讨论。此外,学完课程的同学都应该重点关注此贴,因为此贴中的题目,才是最有针对性,最能提升你自己的题目,而相互之间的讨论,也能够让你更好地查漏补缺;事实也早已证明,成绩提升最快的,反而是在这个帖子中最活跃的那一批同学。
二、所涉及的题目最好是步知公考内部行测试题。如:课后习题,羚羊VIP训练习题等。
步知公考针对VIP学员所开放的试题、解析等,都是通过认真审定,根据基本学习规划去逐步铺设的。在行测的学习过程中,我也一直不建议去盲目刷题,刷好题,有意义的题才是最重要的。
三、问题描述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。
想问的具体是什么,是知识不知道还是技巧不会用,简单一句“求解”或“这道题怎么做”,没有意义。要知道,正式考试中一般不会考到同样的题,你知道选择哪一项完全没有意义,重要的是搞懂这道题目所对应的考点。
四、如果你担心没人解答,或者解答不好,那可能是你也没有帮别人解答过问题。
有些小伙伴逻辑判断不错,却言语不行,而你刚好言语不错,但逻辑判断不怎样,那是不是可以互相帮助解答呢?付出才有回报,一起学习、探讨,也会让双方都越来越好。当然,也不排除你根本没有按照格式,没有把问题整理清楚,导致别人根本不懂你的意思。
五、建议大家去点击“回帖”处左侧的“倒序查看”,如此看到的回帖内容都会是最新的。
下拉右上角自己的头像,点击“系统消息”,可以直接查看到自己的问题是否有被回复;而如果你想看看其他同学的提问,建议点击下面“回帖”处左侧的“默认排序”。
六、提问的格式,与原来一样。
问题回复格式:
题目:软件:程序员:编写
A. 木头:木匠:打制
B. 渔网:渔民:编织
C. 车票:乘客:购买
D. 麦克风:歌手:唱歌
我的疑问:这道题要如何从逻辑关系角度分析呢?我每次都是用造句法(程序员编写软件--渔民编织渔网),感觉好虚。而且,经常造完句,还选不出来答案。
注意:
复制文字或截图时,严禁透露任何机构信息,发现可不予解答!(连步知的信息都可以不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