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写帖子时还没毕业,现在已是一名毕业待业人士,还未上岸,仍需努力)
先说说我的情况,大四临近毕业学生,专心备考。
所以我比很多在职的人多了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这场考试。
正式开始复习是二月二十三号,跟的是60天复习计划。
复习一个月后开了帖子记录自己的每日学习计划,详情可以看我的帖子
刚经历了早上紧张的模考,还在看《人民的名义》的我(考后放松一下嘛~)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湖南的电话。犹豫了很久,思考到底是不是骚扰电话,迅速百度发现没有人将这个号码标记为骚扰电话
然后我就接起了电话,居然是羚羊老师!!!!!!!!!!!!
(幸好没有真的当骚扰电话给挂了 T . T )
和老师聊了聊,不得不说老师这通电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。这两天是有点浮躁的,学习效率也非常低,老师这通电话真的来得很及时。其实经验帖很多,我也没有真的上岸,说经验帖有点早了。其实也有点怕打脸hhhhhh,所以这个帖子只能勉强算是学习心得贴 ~
第二场模考59.1 ——第三场模考64.2——第四场模考73.4——第五场模考79
—先说说我做题的顺序,我觉得这个很重要。但是这只是我个人的顺序,这种顺序应该是从你平时刷整卷中得出的经验总结。每个人也许都不一样。 我喜欢先从图形推理开始做,一直做到资料分析,这里费时大约是一个小时。然后再到逻辑填空——片段阅读——数字运算——最后是常识判断(但是据说可以提前看卷,那如果是这样的话,我应该会再动笔前把所有的常识判断都做完,开考命令下了之后马上把答案涂好)
接下来分模块来说吧,感觉会清楚一些
【常识判断】
这个模块我没有任何的经验,所以我的正确率不高。但是基本能在50%左右。。 常识判断真的是日常积累,我平时也没有积累,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。这个模块我放弃
【逻辑填空】
在上完课的基础上,我觉得可以适当地练题,保持语感。但是练题的同时也要注意总结,虽然我做的也不是很好哈哈哈哈哈,因为有些逻辑填空也是靠平时积累的,比如成语的褒贬义,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纠结也做不出来,除非运气好给你蒙对了。但是如果考到上下文对应,比如看到“无论……还是……“这样的关联词就要注意上下对应了。这种考你”细心“程度的题目是完全有机会可以做对的,但是这种细心就源自于你平时的做题以及做完题目之后的错题总结。你只有知道了命题人会考你的”细心“,你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想到你要”细心“
【片段阅读】
我的成绩提升这么快跟片段阅读成绩的提升是分不开的。我第一次片段阅读正确率才60%,但这次有85%,而片段阅读所占比例又很多,千万要重视。
我认为片段阅读非常有必要做错题本。但是不建议用手抄写,太浪费时间了。我喜欢在电脑上做错题本。我用的是onenote这个软件,习惯用电脑的朋友可以试一试。片段阅读我没有去大量的做题,错题基本都源自于直播课/课后习题/模考卷子。整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套路都是类似的。至于怎么整理,每个人方法都不一样,而其中的奥妙你只有整理了错题之后才能体会到~
( 我对于片段阅读的错题分类)
文字说不清,直接上图
【数学运算】
这个跟个人基础也有关系。我之前准备考研。初试进了,复试被刷了,考研过程中复习过数学,恰巧== 考的内容比较类似。所以数学运算我没有太花时间。但是正因为如此我对数学运算更不能放弃。说句凑不要脸的话,大家别打我,我觉得这次数学运算真心不难== 我很多时候都是时间来不及了所以没做。如果你和我一样,数学基础也不错的话,那我觉得应该在其他模块想办法提高速度,把时间分一点给数学运算,记得羚羊老师说过一句话:“ 数学运算做对就是捡到。”我捡了8题,你呢?
【图形推理】
图形推理我只有60%的正确率,好像没啥好说的。但我也会做错题,也会做总结。
常常回忆一下图形推理的套路,确保每种套路都想一遍。其实就那么几个,也不多 ==
但我有时候总是想不到,有更好经验的朋友欢迎分享
【定义判断】
定义判断要注意细节!主体/定语等等可以有效地帮你快速排除错误选项。记住羚羊老师说的!很多方法都是用来帮助你排除选项的!而不是符合某个细节,他就是答案了。要慎重。
【类比推理】
类比推理,这真的是我的一块心病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好笑。包括我的朋友,他说我是他见过那么多考公的人里面,唯一一个类比推理的错误率在50%以上的。他让我放弃类比推理。但我不信,我还是继续练题,重温老师的课程,思考自己的思路到底哪里出了偏差。现在几次练习下来,类比推理都比之前有进步。我很庆幸我没有放弃。
别钻牛角尖,你的想法只是你的,不是出题老师的。而要想拿分,只能贴近出题老师的想法。
【逻辑判断】
这个模块和数学一样,我考研期间复习了很久。这次削弱加强的题型较少,所以我拿了全对。把相应的笔记消化掉,我觉得这块就没什么问题
【资料分析】
重中之重来了!几次模考下来,我真的发现得资料分析者得天下!!真的!这话一点也不虚。要说经验,就是背!背!背!背会了你就练练练!!! 我之前的资料分析基本正确率在60%左右,所以我又去上了秒杀资料分析的课程,上完之后我又把之前的笔记全部整合了一遍。觉得自己把所有的公式都记住了,就可以开始练题了。
每天90道,利用所有一切零碎的时间来练。练了几天之后发现,效果不错啊啊,正确率上来了。速度也提高了!后来我就没练了。但是还是会保持一点做题量。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练题中巩固知识点。多练练公式也就记得熟了。
对了,还有一点很重要,错题要看,做对的题目更要看。有时候你会发现老师提供的方法能更加快速地帮助你解题,新知识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。
下面我放两张自己做的思维导图
啊我终于啰嗦完了!最后,希望所有努力付出的人都能有所收获。当然,也希望我不要打脸。
最后一个礼拜了,让我们调整好心态,考公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
社长附:
社区禁止公布和索取任何个人联系方式哦,包括微信号、QQ号、手机号、邮箱号等。学习总结、笔记相关的内容和沟通,建议回帖互动的形式沟通,不仅自己有收获,其他小伙伴也都能学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