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论·花木君
行测·风暴羚羊
面试·北楚
公基·沙馆长
本人30岁,两个孩子的妈,基层事业单位编制,因为突然觉得目前的工作不能带给我想要的东西,想要参加明年的省考。
零基础,时间不充裕,对公考不了解,目前也不知道要买啥书?纠结...
自己的专业貌似岗位很少,究竟需不需要报班...
共9张,还可添加9张
如果真要考的话,建议报班,能系统地学习,比自学效率提高很多倍
特意登录回你一波,如果是这种一千多块的网课,可以尝试一下,但效果也是看个人。
至于那种太贵的地面,没有必要。因为公务员的进面率天然也就10%(你可以拿参加考试的人和所有的岗位招1面3的人数来计算,比如今年某省公布的公务员平均岗位竞争在38:1。往年也基本在30:1以上。那么进面按照1比3,也就是最多10比1进面。也就是说天然进面率是10%。一般笔试班高一点到20%很不错了。步知就当他好一点,能到30%,就算这样,你要想,也是3个才有一个可能进面,还不算进面也是炮灰)。
就像考试的天然面试上岸率是33%。大部分机构能到50%已经很不错了。和投一个硬币猜的概率还小。
有些机构彪炳自己的进面和上岸率,更多无非是基础好的在一个班,一个班可能这样,但是一年中他的所有班的综合数值不会高太多。比如你都招笔试第一,那面试的上岸率自然会高。。。。这种实验班就像那种全班考全国前十大学的班级,没普遍性。
而对于任何一个机构也是如此,有一个天然的进面和上岸率摆在那,你一网子下去招生,不区分,不会高出太多。
反正到这个岁数应该也很淡然了,买些网课听一听,也就一千多,按他的要求,结合自己学习的不足慢慢来,现在复习省考,那是真正好的时候,因为时间充裕,特别是对于日常没什么时间的,每天只要拿出一点时间学习下就好了。
至于最后会怎么样,其实对结果看淡一点,毕竟公务员考试,实力说话的同事,偶然性因素太多,回首看,才觉得每一步更多的是侥幸。
“申论70分法则” “花木体写作”创始人
授课超5000课时,原创“有氧式记忆法”教学
构建“考官面试学”,8年教学经验带你上岸
“羚羊破阶法”主创,因解题利落被称“风暴羚羊”
添加图片
共9张,还可添加9张
如果真要考的话,建议报班,能系统地学习,比自学效率提高很多倍
特意登录回你一波,如果是这种一千多块的网课,可以尝试一下,但效果也是看个人。
至于那种太贵的地面,没有必要。因为公务员的进面率天然也就10%(你可以拿参加考试的人和所有的岗位招1面3的人数来计算,比如今年某省公布的公务员平均岗位竞争在38:1。往年也基本在30:1以上。那么进面按照1比3,也就是最多10比1进面。也就是说天然进面率是10%。一般笔试班高一点到20%很不错了。步知就当他好一点,能到30%,就算这样,你要想,也是3个才有一个可能进面,还不算进面也是炮灰)。
就像考试的天然面试上岸率是33%。大部分机构能到50%已经很不错了。和投一个硬币猜的概率还小。
有些机构彪炳自己的进面和上岸率,更多无非是基础好的在一个班,一个班可能这样,但是一年中他的所有班的综合数值不会高太多。比如你都招笔试第一,那面试的上岸率自然会高。。。。这种实验班就像那种全班考全国前十大学的班级,没普遍性。
而对于任何一个机构也是如此,有一个天然的进面和上岸率摆在那,你一网子下去招生,不区分,不会高出太多。
反正到这个岁数应该也很淡然了,买些网课听一听,也就一千多,按他的要求,结合自己学习的不足慢慢来,现在复习省考,那是真正好的时候,因为时间充裕,特别是对于日常没什么时间的,每天只要拿出一点时间学习下就好了。
至于最后会怎么样,其实对结果看淡一点,毕竟公务员考试,实力说话的同事,偶然性因素太多,回首看,才觉得每一步更多的是侥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