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推理化学合集终于整理出来啦! 化学相对物理会更容易一点,更偏向于一些记忆性的知识,所以大家多背诵一下基本就可以熟悉这个板块啦~ 大家尽量在科学推理部分多拿一点分,多争取一点进面的可能性! 空气:是一种混合物,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,透明且无色无味。 混合物: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; 纯净物:只由一种物质组成。 1.氮气(N2) ①性质 a. 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,不易溶于水。 b. 化学性质:很稳定,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。 ②主要用途 a. 焊接金属(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,隔绝空气)。 b. 填充在灯泡中,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。 c. 填充在食品包装袋中,隔绝空气防止氧化。 d. 在生产生活中,用于制造氮肥和硝酸。 2.氧气(O2) ①性质 a. 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,不易溶于水 b. 化学性质:具有助燃性、氧化性 ②燃烧 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、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。 *燃烧条件(三者缺一不可):a.可燃物;b.氧气(or空气)接触;c.温度达到着火点。 ③氧气制备 a. 实验室少量制备:加入某些药品制备。 eg:加热高锰酸钾(KMnO4) 制氧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等 b. 工厂大量制备:加压、降温、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备。 *水中的生物能依靠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 ④主要用途 潜水、医疗急救、炼钢、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。 3.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相同点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不同点 有毒,与血红蛋白结合 无毒 比空气略亲 比空气略重,比CO重 可燃 不可燃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. 常见气体的鉴别 5.石灰与石灰石 石灰石:CaCO3 石灰 生石灰:CaO 熟石灰:Ca(OH)2 6.稀有气体(又称惰性气体,包括氦、氖、氩、氪、氙和氡) ①性质 a. 物理性质:无色,无味. b. 化学性质:很不活泼。 ②主要用途 a. 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 光源,如航标灯、闪光灯、霓虹灯等。 b. 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。 1. 水资源分布 地球表面约71%被水覆盖,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%,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。 2. 爱护水资源 ①节约用水,提倡一水多用;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、滴灌等。 ②防治水体污染。工业三废(废气、废水、废渣)、 生活污水要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;合理施用农药、化肥,提倡施用农家肥等。 ③节水标志 3. 水的净化 ①沉淀(大颗粒)。 ②过滤(中型颗粒):滤纸或滤网。 ③吸附(微小颗粒):用多孔、疏松的吸附剂,如活性炭、硅藻土等。 ④蒸馏: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再凝结成水。 4. 硬水和软水 ①硬水:钙镁离子含量较高,如烧水会出现水垢、洗衣服破坏衣服。 ②软水:不含钙镁离子,或含量较少。 鉴别:a. 用肥皂水鉴别--硬水产生泡沫少,软水产生泡沫多 b. 加热煮沸--硬水有沉淀生成,软水没有沉淀或沉淀较少 1. 溶液 ①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,形成均一、稳定的混合物。 ②分类 a. 饱和溶液:在一定量溶液中加入溶质不能再次溶解。 b. 不饱和溶液:在一定量溶液中加入溶质能再次溶解。 区分是否饱和:看是否有剩余溶质。 ③特殊情况 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,永远不能达到饱和状态。 2. 溶解度 ①固体溶解度:在一定温度下,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,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。(例:20℃时,100 克水中最多溶解 36 克食盐) ②气体溶解度:该气体在一定温度、压强下,溶解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。温度越高,气体溶解度越小 ;压强越大,气体溶解度越大 。 3. 溶解度曲线 ①横坐标表示温度,纵坐标表示溶解度,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。 ②同一饱和溶液 溶解度变大,无加新物质,溶液溶度不变; 溶解度变小,有溶质析出,溶液溶度变小。 ①常温下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。少数金属有颜色,如金为金黄色,铜为紫红色;汞是液态金属。 ②有金属光泽。 ③有延展性,可拉成细丝,压成薄片。 ④能导电,可以用作电线、电缆。 ⑤能导热,可用于制造铁锅、铜火锅等。 ⑥一般密度较大。 ⑦一般熔点较高。 1.铁合金 生铁和钢,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含碳量不同。 2.铜合金 黄铜(铜锌合金)、青铜(铜锡合金)和白铜(铜镍合金)等。 3.铝合金 铝合金密度小,强度高,塑性好,可加工成各种型材,具有优良的导电性、导热性和抗腐蚀性,应用广泛。 4.钛合金 ①性质:熔点高,密度小,可塑性能好,易于加工,机械性能好;耐腐蚀;与人体具有很好的“相容性”。 ②用途:航空工业、人造骨等。 1.温室效应:大气中CO2含量增加。 2.臭氧层破坏: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含氮废气以及冰箱和空调的氟利昂。 3.PM2. 5:包括煤、汽油、柴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,以及生物质(秸秆、木柴)的燃烧、垃圾焚烧,道路扬尘、建筑施工扬尘、工业粉尘、厨房烟气等产生的细小颗粒。大颗粒会被挡在人体外,颗粒较小会直接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组织中,造成危害。 4.酸雨:溶解空气中SO2、氮氧化物。 ①原因: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+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。 ②危害:破坏植物生态平衡,腐蚀桥梁、金属制品。 1.污水:工业废水、农业废水(化肥、农药的残留)、生活污水 2.水体富营养化:水面上飘着大量的藻类物质。因为不合理施用化肥,使水体的营养物质变多,藻类大量繁殖,破坏鱼类等的生存环境。 3.赤潮:多余的营养物质排入海中,红藻大量繁殖,赌塞鱼鳃。 1.不合理排放、填埋化工原料、不合理施用化肥 2.化肥施用过多时,土地容易造成板结,土壤之间缝隙较少,导致缺氧植物死亡 1.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或非食品添加剂,如防腐剂、面粉增白剂、色素、香精、工业用盐亚硝酸钠,苏丹红。 2.食品制作过程受到污染,如使用工业双氧水(漂白)、甲醛泡发水产品。 3.对人体有害的几种添加剂: ①苏丹红:被广泛用于溶剂、油、蜡、汽油的增色,如苏丹红鸭蛋 ②三聚氰胺:俗称蛋白精,加入牛奶和奶粉中,冒充蛋白质 ③甲醛 ④双氧水 天平使用方法: 左物右码、左物=右码+游码,使用错误(颠倒)时,会使物质质量偏小。 1.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。不断运动,温度越高,运动速率越快。 2.固体分子间隔<液体/气体。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。 3.化学反应中,分子可再分。 1.紫色石蕊溶液:酸→红色;碱→蓝色。 2.无色酚酞溶液:酸→无色;碱→红色。 3.常见显酸性的溶液:醋酸溶液、硫酸溶液、盐酸、硝酸、柠檬酸溶液。 4.常见显碱性的溶液: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钙、碳酸钠、碳酸氢钠溶液。 整理不易,记得点个赞哦~
微信扫码添加 咨询课程顾问
添加图片
共9张,还可添加9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