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从依法查办的云南孙小果案,到黑龙江呼兰“四大家族案”件;
一系列出击的重拳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,社会治安秩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:
当前,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.56,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;
每10万人中刑事案件数为339,是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;
持枪、爆炸案件连续多年下降,是枪爆犯罪最少的国家之一;
2020年,全国刑事立案总量已实现五年连降,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已实现六年连降……
国际社会普遍认为,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。
但是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一出,我们不得不再次谈到“平安中国建设”。
如今,“平安”的内涵不断丰富,群众对安全的需求,不只包含治安良好、犯罪率低,还涵盖网络环境清朗、营商环境优越、生态环境优良等方方面面。
一、平安中国建设的内涵拓展
过去我们讲平安,更多的是指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,而如今平安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生命财产安全,上升到安业、安居、安康、安心等各方面,涵盖国家政治安全、经济安全、文化安全、社会安全、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。
二、平安中国建设的防治结合
1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
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突出风险:
防范化解经济安全领域涉稳风险:
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领域矛盾风险:
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领域重大风险:
2、坚持分层治理
市域治理:
过去我们讲社会治理,主要强调国家宏观和基层微观两个层面,而现在要做强市域治理,其实就是补齐了中观层面。
市域治理有“三个特殊”方面,可以这样来理解。
第一,市域是宏观与微观的转承点,更要成为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点。
第二,市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,更要成为重大矛盾风险的化解地。
第三,市域是具有较多行政资源与较强执法司法能力的综合体,更要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成体。
基层治理:
基层广袤,离不开群众。
当然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“中国方案”中,涌现了如 “朝阳群众”、“乌镇管家”、“东海渔嫂”等一大批参与平安建设的志愿者,群防群治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大显身手。
网格治理:
网格治理是以社区、街道为基础,在其管理的区域内,把1万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划为一个单元网格,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网格的信息管理系统。
这其实也是一种服务观念的变革,形象地说,就是从以前坐等群众上门的“营业厅”式服务转为主动出击的“宅急送”式服务。
从市域到基层再到网格,层层递进,逐步细化,分层治理有助于把大矛盾大风险化解在市域、小矛盾小风险化解在基层、苗头性问题隐患解决在网格,防止矛盾问题升级、外溢、上行。
三、平安中国建设的深远意义
它不仅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、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、更是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。
首先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安全来兜底。
在一些战乱地区,老百姓颠沛流离,苦不堪言;
其次,安全稳定的环境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。
俄乌战争,大量外资逃离俄罗斯,加上各种经济制裁,给当地经济造成了重创,而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背后,离不开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对外资的吸引力,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会进一步提升治安环境,形成良性循环;
最后,平安中国建设,也是展示我们国家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一个国家社会安全,可以综合反映出很多信息,比如国家的治理能力、国民的整体素质,这有助于提升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。
微信扫码添加 咨询课程顾问
添加图片
共9张,还可添加9张
什么都没有找到